注册 登录
中国画在线 返回首页

苏宗胜的个人空间 http://blog.zghzx.com/?28656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画家的哲学——访山东省花鸟画家苏宗胜

已有 426 次阅读2005-12-22 21:29 |系统分类:艺术评论

初见苏宗胜,是在中国开封第23届菊花花会即将开幕的日子。他偕夫人从山东省淄博市赶来,携带60余幅画作,准备参加由河大艺术学院、开封市美协和开封市书画院为他举办的《古韵今风》画展,这无疑为古城菊会增添了一抹亮色。 这是一位面目清瘦、举止洒脱的中年画家。他早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,专攻花鸟画已有30个春秋,作品曾在20余次国家级美展中亮相并入编40余部专业辞书和画集。作为中国美协会员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、淄博市书画院专业画家和淄博市美协副主席,他还曾远赴法国巴黎,参加与欧洲5国的艺术交流活动,为展示中国画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奉献了一颗“中国心”。 捧读他的画集,那磊落的用笔、清奇的风骨、持重的藏锋、古朴的韵味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,无不在一枝、一叶、一花、一羽中酣畅淋漓地散透出来。然而,最让人心动的,却是他朴实无华的哲学观。 苏宗胜说:“我喜爱平淡,因为平淡不是平,而是平中有醇美、淡中有深情,在似有似无中间给人一种洒脱飘逸之感。正如平淡的画卷,在稀疏之间给人一种幽远。” 他就是这么一位从平淡中寻求深奥哲理的画家。 苏宗胜生长在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家。母亲不识字,却剪得一手好窗花,无论花鸟虫鱼还是神仙人物,只须轻巧一剪,便栩栩如生地在幼小的苏宗胜眼前“变”了出来。日后成为著名花鸟画家的苏宗胜,正是在这种看似平淡却是艺术之母的乡土艺术的熏陶下长大的。之后的苏宗胜师从多位国家级的大画家,创作了不少深受同行瞩目的优秀作品,获得过不少国家级的荣誉,但他追求平淡的哲学观未变。而这种深嵌在他骨子里的“平淡哲学”,也毋庸置疑地引领着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。 苏宗胜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来源于平淡的山林,也来源于“绚丽之极归于平淡”的传统名作。他喜欢踏着农村的山路留心观察,要在千百人看惯了的寻常景色中感悟到不寻常。哪怕是路边一株小草,他也要蹲下身仔细地看,雨中,风中,阳光下,秋色里,观察它的变化,发现它鲜为人知的美,并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。 苏宗胜的艺术追求也无不显露出一种面对挑战的“淡然处之”。他经常自嘲说:一日不画,等于“白过”;三日不画,浑身不适;五日不画,就要“染疾”了。这虽属自嘲,但他因患颈椎病而为减轻伏案作画对颈椎的压力,竟将画纸钉在墙上坚持抬腕挥毫的事,却是不争的事实。这种“淡”,其实已近乎“苦”了。 苏宗胜的艺术追求虽归于“平淡”,但绝非“淡而无味”。纵观他的作品,绝无剑拔弩张的逼人之势,更多的是含蓄、内敛、中庸和祥瑞,展示出大自然的包容与和谐。特别是近年来,他的作品日趋浅淡,崇尚至纯,以虚灵空渺的神韵洗涤浮躁,以淡雅细腻的色彩表现万象,点线方圆之间道出“大象无形”的深刻哲理。比如他画的白藤,老藤苍劲虬盘,新藤稚嫩纤细,或伸延于密林,或飘逸在石崖,或攀附粗干而上,或居高直泻而下,虽无定形而神聚,强烈的线条美令人顿入妙境,玩味不绝。 苏宗胜的“平淡”也绝非“平庸”。恰恰相反,他在艺术理念方面坚持不断创新,努力开拓,走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。他认为,宋元的山水和明清的花鸟,在中国画史上都占据着令后人仰视的“制高点”,但如何把山水画和花鸟画有机融合于一体,找到二者的结合点,则是后人应当肩负起的责任。这也正是他倾尽心力追求的目标。可喜的是,经过多年执著的探索,苏宗胜已在不少作品中打破了传统折枝画法的约束,依托山水之灵韵,尽现花鸟之生机,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。 苏宗胜既是矢志于传统画法的求道者,更是着意于师古而不泥古的现代人。他在走自己的路,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在平淡中求真,去表现和谐共生的大千世界。 作者: 胡锐

路过

鸡蛋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-2
联系信箱:qpgzsh@163.com 联系QQ:745826460
联系电话:13466526077,010-52100898

返回顶部